咨询热线:4009-618-610
服务时间:09:00-21:00
紧急支持:21:00-09:00
投诉与建议邮箱:
service@mudu.tv
市场与媒体邮箱:
marketing@mudu.tv
安全与隐私邮箱:
security@mudu.tv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对于高度依赖“人流量”的会展行业来说,迎来至暗时刻,且曙光难觅。
持续管控,线下展会复工时机尚未到来!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建议:低风险地区逐步恢复正常营业;中、高风险地区在做好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健康监测的前提下正常营业,并采取措施限制人员数量,减少人群聚集,各类展览及会展等暂不开展。
转战云端,会展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4月13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统筹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展览业复工复产工作;加快推进展览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积极打造线上展会新平台、促进线上线下办展融合发展、培育线上展会龙头企业和品牌展会。
近日,连续举办了126届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正式对外宣布,将把第127届会议正式搬上网,举办一届“特殊时期,特殊意义,特别举措,特别精彩”的网上广交会,帮助外贸企业拿订单保市场,这也是我国首次完全以网络形式举办的广交会。
“云会展”已然成为目前整个会展行业破局的关键,它可以通过结合5G、AI、大数据、直播等新兴技术,在保证安全防控的基础上,为观众带来更为舒适、丰富的观展体验,进一步推动会展行业数字化、线上化转型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云会展”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呢?又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呢?
作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直播服务平台,目睹其实很早就开始进行基于行业应用场景的直播方案打造,其中,在会展领域的应用更是深耕已久。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其实和线下展会一样,“云会展”也是由几个要素构成:“云展馆”、“云展位”、“云观展”。
云展馆
以往线下参展时,我们总会评价“这个展很大”。此处的“大”一是体现在参展的人数,另一方则是体现在展馆的规模。
而同样规模的展会,因为展示内容不同,也会产生主题风格的差异。换句话说,展馆既是展位的空间载体,又是展会的文化呈现。
那么,云展馆是否能实现这样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图例: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效果图
当展馆移到云端,就会变成一个由精美的H5页面和一个个展位组成的“云展馆”。而这样的方式,也具备几个优势:
1、自由度高。可根据展会主题进行页面设计,既可以按照参展路径引导受众观展、又可以对不同行业的展位进行区块划分。
2、满足“招商”需求。当我们进入云展馆时,我们会按照自上而下的逻辑进行观展,首先展示出来的展位,自然曝光度更高,那这部分展位的潜在价值也就更大,其中一些“黄金地段”无疑是招商中的热门。
3、不受排期、地点限制。在每个城市中,热门场地有限,在办展旺季很难“挤”进去,尤其是中小型的展会,更是只能错峰举办。而线上办展则不同,真正的想办就办!
参展方可以在公司的产品展示区通过直播手段进行展示,再由主办方进行整合,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展会,这对参展方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不仅大大节约成本,更可以同时参加多场展会,真正的降本增效,短时间内把落下的“作业”补回来。
云展位
在云展馆中,一个个直播窗口,其实就是一个个“云展位”。参展方可以通过直播,实时展示产品,也可以在展位信息栏中加入“官方商城”、“问卷调查”、“福利活动”等跳转链接,既可以实现私域流量积累,又可以提高转化效率。
为了更好的还原线下展示场景,目睹还推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玩法:
1、多流直播。多流直播可以说是为“云会展”量身打造的功能,在一个频道中,我们可以同时添加多路直播流,从不同的角度对展位进行全面的呈现,观展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如:产品特写、现场采访、产品测试等,既可以全方位的灵活观展,又可以随时锁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VR直播。如果说多流直播给了我们更多的视角,那么VR直播则是带给我们更沉浸的体验。目睹可以对VR视频信号进行快速编码,再传输到“云展位”上,观展者只需戴上VR眼镜,即可“到现场”参加展会。
3、互动玩法。经常参展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当展位前有很多人排队时,大概就是参展商在做活动了,小编也曾在现场领取过一些精美的礼品,切身感受了这种玩法对于吸引人气的促进作用。
那么在云展位上,我们还能用这种方式了么?
当然可以!目睹拥有50+互动玩法,其中“抽奖”、“竞答”、“手气红包”等功能,在还原线下玩法的同时,还可以带来更多的游戏思路。
此外,目睹还支持账号系统打通,实现“私有”化互动,在刚刚结束的华为开发者开发者大会2020上,我们将华为的“码豆”积分系统与目睹直播间进行账号系统打通,并设置了许多触发动作(观看时长、转发直播间、参与讨论等),当人触发后就会获得一定数量的码豆。
当码豆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便可以兑换一系列特殊的奖品。这更像是一个养成性的任务系统,人们观看的时长越长,触发的任务越多收获也就越多,自然愿意停留。
云观展
不管是线下会展还是“云会展”,“观展人”永远是核心,换句话说,有“人”的会展,才有灵魂。那么,“云会展”要如何聚拢人气呢?
1、媒体分发,精准引流
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展会,它的目标人群也是不同的,而媒体分发无疑是精准找到目标受众的有效途径。
而目睹已经与全国各大专业媒体平台实现对接,在“云会展”进行时,我们可以将直播频道第一时间进行全网分发,快速触达目标受众,人们一键点击直播链接,即可直接转移到展会频道中来,实现精准引流。
2、社群分享,裂变引流
如今,互联网社交已是常态,朋友圈也成为了解朋友动态的主要途径,据调查显示,目前朋友圈人均点开最多的就是图片,基于人们的点击习惯,目睹特别推出了分享卡功能,我们可以从多款样式中自由选择并分享到朋友圈中,好友识别二维码后即可进入直播间。
此外,分享卡还同时与直播中的分享榜单及竞答红包进行打通,通过设置一定的激励玩法可以促进更多的人进行转发,实现裂变式传播,这种引流方式,不仅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在获客成本方面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只是我们“云会展”方案中的一部分,更多的玩法也即将与大家见面,接下来,目睹将会和生态伙伴们一起,为会展行业上“云”尽自己的一份力。
最后,愿会展伙伴们,都可以“云”上腾飞!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对于高度依赖“人流量”的会展行业来说,迎来至暗时刻,且曙光难觅。
持续管控,线下展会复工时机尚未到来!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建议:低风险地区逐步恢复正常营业;中、高风险地区在做好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健康监测的前提下正常营业,并采取措施限制人员数量,减少人群聚集,各类展览及会展等暂不开展。
转战云端,会展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4月13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统筹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展览业复工复产工作;加快推进展览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积极打造线上展会新平台、促进线上线下办展融合发展、培育线上展会龙头企业和品牌展会。
近日,连续举办了126届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正式对外宣布,将把第127届会议正式搬上网,举办一届“特殊时期,特殊意义,特别举措,特别精彩”的网上广交会,帮助外贸企业拿订单保市场,这也是我国首次完全以网络形式举办的广交会。
“云会展”已然成为目前整个会展行业破局的关键,它可以通过结合5G、AI、大数据、直播等新兴技术,在保证安全防控的基础上,为观众带来更为舒适、丰富的观展体验,进一步推动会展行业数字化、线上化转型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云会展”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呢?又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呢?
作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直播服务平台,目睹其实很早就开始进行基于行业应用场景的直播方案打造,其中,在会展领域的应用更是深耕已久。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其实和线下展会一样,“云会展”也是由几个要素构成:“云展馆”、“云展位”、“云观展”。
云展馆
以往线下参展时,我们总会评价“这个展很大”。此处的“大”一是体现在参展的人数,另一方则是体现在展馆的规模。
而同样规模的展会,因为展示内容不同,也会产生主题风格的差异。换句话说,展馆既是展位的空间载体,又是展会的文化呈现。
那么,云展馆是否能实现这样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图例: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效果图
当展馆移到云端,就会变成一个由精美的H5页面和一个个展位组成的“云展馆”。而这样的方式,也具备几个优势:
1、自由度高。可根据展会主题进行页面设计,既可以按照参展路径引导受众观展、又可以对不同行业的展位进行区块划分。
2、满足“招商”需求。当我们进入云展馆时,我们会按照自上而下的逻辑进行观展,首先展示出来的展位,自然曝光度更高,那这部分展位的潜在价值也就更大,其中一些“黄金地段”无疑是招商中的热门。
3、不受排期、地点限制。在每个城市中,热门场地有限,在办展旺季很难“挤”进去,尤其是中小型的展会,更是只能错峰举办。而线上办展则不同,真正的想办就办!
参展方可以在公司的产品展示区通过直播手段进行展示,再由主办方进行整合,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展会,这对参展方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不仅大大节约成本,更可以同时参加多场展会,真正的降本增效,短时间内把落下的“作业”补回来。
云展位
在云展馆中,一个个直播窗口,其实就是一个个“云展位”。参展方可以通过直播,实时展示产品,也可以在展位信息栏中加入“官方商城”、“问卷调查”、“福利活动”等跳转链接,既可以实现私域流量积累,又可以提高转化效率。
为了更好的还原线下展示场景,目睹还推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玩法:
1、多流直播。多流直播可以说是为“云会展”量身打造的功能,在一个频道中,我们可以同时添加多路直播流,从不同的角度对展位进行全面的呈现,观展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如:产品特写、现场采访、产品测试等,既可以全方位的灵活观展,又可以随时锁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VR直播。如果说多流直播给了我们更多的视角,那么VR直播则是带给我们更沉浸的体验。目睹可以对VR视频信号进行快速编码,再传输到“云展位”上,观展者只需戴上VR眼镜,即可“到现场”参加展会。
3、互动玩法。经常参展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当展位前有很多人排队时,大概就是参展商在做活动了,小编也曾在现场领取过一些精美的礼品,切身感受了这种玩法对于吸引人气的促进作用。
那么在云展位上,我们还能用这种方式了么?
当然可以!目睹拥有50+互动玩法,其中“抽奖”、“竞答”、“手气红包”等功能,在还原线下玩法的同时,还可以带来更多的游戏思路。
此外,目睹还支持账号系统打通,实现“私有”化互动,在刚刚结束的华为开发者开发者大会2020上,我们将华为的“码豆”积分系统与目睹直播间进行账号系统打通,并设置了许多触发动作(观看时长、转发直播间、参与讨论等),当人触发后就会获得一定数量的码豆。
当码豆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便可以兑换一系列特殊的奖品。这更像是一个养成性的任务系统,人们观看的时长越长,触发的任务越多收获也就越多,自然愿意停留。
云观展
不管是线下会展还是“云会展”,“观展人”永远是核心,换句话说,有“人”的会展,才有灵魂。那么,“云会展”要如何聚拢人气呢?
1、媒体分发,精准引流
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展会,它的目标人群也是不同的,而媒体分发无疑是精准找到目标受众的有效途径。
而目睹已经与全国各大专业媒体平台实现对接,在“云会展”进行时,我们可以将直播频道第一时间进行全网分发,快速触达目标受众,人们一键点击直播链接,即可直接转移到展会频道中来,实现精准引流。
2、社群分享,裂变引流
如今,互联网社交已是常态,朋友圈也成为了解朋友动态的主要途径,据调查显示,目前朋友圈人均点开最多的就是图片,基于人们的点击习惯,目睹特别推出了分享卡功能,我们可以从多款样式中自由选择并分享到朋友圈中,好友识别二维码后即可进入直播间。
此外,分享卡还同时与直播中的分享榜单及竞答红包进行打通,通过设置一定的激励玩法可以促进更多的人进行转发,实现裂变式传播,这种引流方式,不仅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在获客成本方面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只是我们“云会展”方案中的一部分,更多的玩法也即将与大家见面,接下来,目睹将会和生态伙伴们一起,为会展行业上“云”尽自己的一份力。
最后,愿会展伙伴们,都可以“云”上腾飞!
服务时间:09:00-21:00
紧急支持:21:00-09:00
service@mudu.tv
marketing@mudu.tv
security@mudu.tv